不少研究顯示『稱讚』在鼓勵人方面,可以很有效,是正面的推動力。不過,不是所有的稱讚帶來一樣的效果。
85%美國家長認同稱讚孩子聰明是很重要。但是否對孩子有益呢?
在 New York Magazine 一文《How Not to Talk to Your Kids》引述心理學家 Carol Dweck, 研究稱讚對學生的影響。當中所提出的重點,很值得老師和家長留意的。
Dweck 給一班讀第五班的學生做puzzles測驗後,隨機分開兩組,給予不同的稱讚,對一組稱讚他們聰明,但對另一組則稱讚他們努力。
跟著,又給這些學生做第二次測驗,告訴學生可以選擇難或易的題目。發現:因他們的努力而被稱讚的學生,當中90%選擇較難的題目。但大部分被稱讚聰明的學生則選容易的題目。
為何如此?Dweck解釋,被稱讚聰明的學生要保持在人面前的形象,所以不敢冒險,逃避可能遇上失敗的尷尬。
下一回合的測驗,就是所有學生沒有選擇地要做一套比他們程度高兩年的題目。當然所有學生在這次測驗中失敗。但兩組的學生反應卻完全不同。被稱讚努力的學生表示很喜歡該次測驗,願意在下次更努力。被稱讚聰明的學生認為是證明他們不是那麼聰明,表現極為緊張不快。
最後一個回合的測驗,難度跟第一回合的題目一樣容易。被稱讚努力的一組學生有顯著進步,改進了30%. 被稱讚聰明的學生則約退步了20%.
被稱讚聰明的孩子,會養成這樣的想法:『我聰明,所以不用努力也可以。』但很遺憾的是,當遇上失敗的時候,被稱讚聰明的孩子,就突然感到自己並不是那麼聰明。
相反,被稱讚努力的孩子,看測驗的結果跟他們所下的努力有關。遇上失敗時,並不影響他們對自己的看法。
努力,是孩子可以控制的因素,反之,聰明則屬不能控制的因素。
由此研究,反映出強調努力——孩子可以控制的因素,有好處:孩子領會到他們成功與否跟他們的努力有關。而且,可幫助他們更有效處理失敗的經驗。
資料參考:How Not to Talk to Your Kids [via: lifehack.org]
Dweck 給一班讀第五班的學生做puzzles測驗後,隨機分開兩組,給予不同的稱讚,對一組稱讚他們聰明,但對另一組則稱讚他們努力。
跟著,又給這些學生做第二次測驗,告訴學生可以選擇難或易的題目。發現:因他們的努力而被稱讚的學生,當中90%選擇較難的題目。但大部分被稱讚聰明的學生則選容易的題目。
為何如此?Dweck解釋,被稱讚聰明的學生要保持在人面前的形象,所以不敢冒險,逃避可能遇上失敗的尷尬。
下一回合的測驗,就是所有學生沒有選擇地要做一套比他們程度高兩年的題目。當然所有學生在這次測驗中失敗。但兩組的學生反應卻完全不同。被稱讚努力的學生表示很喜歡該次測驗,願意在下次更努力。被稱讚聰明的學生認為是證明他們不是那麼聰明,表現極為緊張不快。
最後一個回合的測驗,難度跟第一回合的題目一樣容易。被稱讚努力的一組學生有顯著進步,改進了30%. 被稱讚聰明的學生則約退步了20%.
被稱讚聰明的孩子,會養成這樣的想法:『我聰明,所以不用努力也可以。』但很遺憾的是,當遇上失敗的時候,被稱讚聰明的孩子,就突然感到自己並不是那麼聰明。
相反,被稱讚努力的孩子,看測驗的結果跟他們所下的努力有關。遇上失敗時,並不影響他們對自己的看法。
努力,是孩子可以控制的因素,反之,聰明則屬不能控制的因素。
由此研究,反映出強調努力——孩子可以控制的因素,有好處:孩子領會到他們成功與否跟他們的努力有關。而且,可幫助他們更有效處理失敗的經驗。
資料參考:How Not to Talk to Your Kids [via: lifehack.org]
哇,這真的對孩子的影響很大耶
回覆刪除接下來我也要改變對孩子的讚美方式了
受教了,謝謝分享。
回應AJ:
回覆刪除師長的說話對孩子影響甚大!
換個方式去稱讚鼓勵孩子,就可幫助孩子循正確方向成長
孩子還是需要別人的鼓勵的
謝謝你留言啊!
稱讚要對方式,真的好難哦 !
回覆刪除有小孩之後,看了一堆書,覺得,之後說話都要很小心。
回應Judge:
回覆刪除很同意你說,不容易說對稱讚。^^
但我相信找對方向,慢慢就學會~